close

這似乎是這十天內第三或第四次失眠了。
起初還以為是某個很久沒去上課的科目要期考了。
後來發現應該是有更仔細的事,緊緊揪著,怎麼也浮不出檯面。
加上每次刷牙都是滿口鮮血,令我十分困擾。 

無論是第一個夜裡什麼都不想;第二個夜看了一堆文章雜誌;第三個,也許在腦海裡走過了很多,但卻想不起來的夜。
還是第一次在家裡考慮過我失眠的過程。

又好久,好久,沒有好好享受在家裡的夜晚。
是多麼熟悉、自在的環境。
牆上的裂痕、屋外的野貓、遠方逍遙的引擎聲。

說不定是我又發現曾經的裂縫,敲開油漆,聽著回音。
說不定是我的心也想同野貓一樣發情。
說不定是我的身還想再次迷失在山野裡,滿足追尋速度的獸性。

又可能我只是想等個好久不見的日出吧。 

抑或是近日的事件,改變了我對父母談話心態,理出我的憎恨與恐懼,在假設驗證後,所帶出的無力與不安。

 

一個禮拜前,親戚的車被拖吊,正巧民法成年的我,這時候派上用場。
親戚拜託媽媽,要我去拿車。
那個下午正在網上四處晃盪,找些樂子打發時間。

誰知道手機卻在這時候出了問題。
宿舍收訊很糟,放在窗邊的手機可能因為濕氣一類常常任性地關機。
本著「反正會打來嘛」的心態,也就沒在意剛掛上的手機是不是又發生了智障的狀況。

回神就是從一點到了四點半。
中間跳過了九通老木的電話,兩通在一點半前親戚的電話。

媽媽前前後後很無奈地唸了我半個小時。
我只能深表遺憾。

 

也許老媽還不能適應,要用不一樣的角色來面對我吧。
能聽得出這半小時老木一直在選字,看樣子是用新注音。 

這樣做事態度十分的不負責任。
是不是該說些什麼? 
我想他自己會懂吧? 

那是該以母親的身份命令,還是以朋友的角度建議?
而我又該用什麼樣的語氣來回應她?

一定是我想太多了,不過也是在最近才有機會能和母親一塊與她的朋友聊天。
但我覺得我不能滿足一個突然想跟我拉近關係,但是又只做了半套的媽媽。
嘴上說沒意見,假裝態度開明爽朗,但可能會和某某親戚討論,最後我又只能乖乖當個湯圓。

是不是該建議個親子書籍啊?
但這樣不就擺明了她不會教小孩?
但話又說回來,誰又天生能懂家庭教育? 
只是我不知道該用什麼角色來回應這個問題。

 

反觀老爸態度十分一致。

批評。
好吧,有時候會有建設性的批評。
但是我從他口中聽不到幾次讚美。
次數少到我會覺得那可能是反諷。 

我對家庭的憧憬,多次被他以非常實務的工匠精神破解。
從小就常常折服在他的知識跟訊息下。
像是睡覺要面相右邊側睡,向左心臟病的機率會比較高,
因為心臟所在的位置偏左,向左睡心臟受到的壓力比較大。

這也養成了我容易相信人的個性,好像能說出的所以然就覺得合理。
尤其是這幾年他學會了上網,還申請了Y信箱跟Skype。
資訊來源不明,乍看之下聳動又似乎有跡可循的連鎖信,成了每次回家他與我分享的話題。

最近一次是維他命C不要吃太多,因為裡面有個不知道什麼成份的東西。

似乎有個因為就能構成道理。

因為家裡沒錢,所以我們以後再去迪士尼。
因為家裡沒錢,所以你要乖乖讀書。
因為家裡沒錢,所以你更要乖乖讀書,不能去補習。

因為家裡沒錢,只能聽大人說我去過哪些地方玩。
這也可能是造成我不喜歡拍照的原因吧。
這樣自我感覺良好的效果應該更強。

因為家裡沒錢,早年老爸下班回家通常是伴隨著恐懼。
尤其是在國小期中、期末考附近。
鞭打、羞辱,做夢都會夢到把老爸殺了。
所以我才會這麼喜歡解剖、生理一類吧XD

因為家裡沒錢,這類說詞似乎能圓滿得讓我相信,再往後幾年能夠過著輕鬆快樂的生活。
日子依舊,老爸真的變老爸了。
我不想要他念童謠給我聽,也不會再要他背我了。

他也只願意翻找今天朋友又寄了什麼。
推薦給他的書單只看過一本。
還說過老了的時候就直接送他去安養院就行了,這樣比較有話聊。
虧他還跟我說過以前他的家庭是什麼樣,他有多麼莊敬自強呢。 

他似乎一點也不在乎,好像就應該是這樣似的。
活在他構思的劇本中,還常跟我說著人生就該放手一博,四處去經歷經歷。 

 

童年的記憶,從家庭得到的愛,就好像現在的家一樣。
打掃得乾乾淨淨,靜白透亮。
我感受到的這棟房子,卻只像是出租處一樣,是住的地方,而不是生活的地方。

真的很謝謝媽媽把家裡打掃的這麼整齊,還種花種草的。
而且煮的菜真的很好吃。

也很謝謝老爸真的拼了這輩子賺錢。

 

剛剛重看了一下,發現寫得好像有點壯烈悲情,好像要去自殺還是搶銀行之前的自白書。
別擔心,上述兩件事會等我把火鳳燎原看完才會發生。

只是希望能趁這幾次失眠為未來做點什麼。
留下這篇文章希望這些文字能為這幾年的生活觀察做個小小總結,要不然也能為自傳留下些資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2qo 的頭像
    r2qo

    巧合

    r2q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